ENGLISH | 中文

亚洲石油教父的破产,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?

发布日期:2021-08-11

6月,新加坡高等法院宣布冻结“燃油大王”林恩强家族46亿新币资产,以抵押债务。

目前,林氏家族在新加坡的6处豪宅和澳洲的3栋房产已经冻结。林氏家族还必须在未来数天内,向清算人披露其全球所有资产。

这位现年78岁石油大亨,曾带领福建石油帮占据中国石油贸易的半壁江山,如今却深陷债务危机,还牵引出诈骗融资丑闻。

微信图片_20210810152347.jpg

▲2020年《全球福布斯富豪榜》排名1613位的林恩强

1961年涉足石油、驰骋亚洲石油界半个世纪,林恩强不仅是新加坡最大的私营船主,还是最大的私人石油贸易商,他带出的“福建油帮”,一度占据中国3000亿民营石油市场的半壁江山。

从公众视野消失了十几年后,这位“油王”再次出现,却深陷债务泥潭和造假风波,由他一手创立的石油帝国也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。

在宣布破产保护的第二天,因涉嫌教唆伪造文件、欺瞒损失、违规出售抵押品等,林恩强被新加坡警方展开调查。

更令人惊讶的是,爆料者竟是林恩强的亲儿子。

疫情成压倒石油帝国

“最后一根稻草”

受疫情影响,2020年的油价出现罕见的断崖式暴跌,燃料需求骤降,导致兴隆财务状况急速恶化,累计拖欠23家银行约38.5亿美元(约52.27亿新币)。在多重打击之下,兴隆贸易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。

微信图片_20210810110652.png

▲嗅到兴隆集团危机的多家银行,为了及时止损,停了兴隆集团大宗商品交易的信用证。兴隆集团的总负债已经达到了40.5亿美元,而其资产仅为7.14亿美元。

林恩强原本出生在福建莆田,12岁下南洋到新加坡寻找自己的父亲,18岁的时候成为“油耗子”,昼伏夜出,带着简陋的煤油桶出行,偷游轮上的原油,别人一夜“走”一趟,他敢跑两三趟,一年多的时间,他就成了当地石油走私圈里小有名气的人物。

不到一年时间,他不仅“吃下了”新加坡郊区的一批企业,还将油卖到了马来西亚的伐木场、种植园、矿场和工厂。

1963年,年仅20岁的林恩强买了一辆油车,创办了兴隆贸易有限公司(即兴隆集团前身),从“油耗子”变成了“油贩子”,正式洗白。

5年之后,他买下了生命中的第一艘油轮——“海狮号”,载重100吨的油轮。90年代,他又大手笔收购5艘超级邮轮,并订制19艘特殊邮轮。

1998年,兴隆集团通过“EllenMasek”号中东油轮购入46万吨柴油,此举也奠定了他在新加坡柴油贸易市场上的绝对地位。

除了石油产品贸易,兴隆集团还涉及船舶燃料供应、石油仓储物流、润滑油和润滑脂等领域。

曾占据中国石油贸易

半壁江山

林恩强凭借着仗义、赏罚分明、果断的个性,带着兴隆走出东南亚,挺进中国。

他提携了一批福建后辈,这个以乡情为纽带搭建起的神秘圈子,被业界称之为“福建石油帮”,而林恩强有着“教父”的地位。

《能源》杂志曾发布一篇名为《揭密福建石油帮》的文章中写道:在中国高达3000亿元的民间石油贸易中,福建帮把持的份额占了半壁江山。

文中指出,2010年,中国9万多加油站中,民营的有5万多,75%都是福建人投资修建。仙游和福清人把修建加油站当成产业发展,全国大部分民营加油站都出自他们之手。

林恩强提携并带出了多位福建石油巨子,比如美福石油董事长吴再进、海澳石油创立者郑金泉、泰山石化董事长蔡天真等。

林恩强的人生,以一个草根的出身为开始。他凭着超越常人的胆识、敏锐商业头脑,叱咤石油贸易风云。

一生堪称传奇的燃油大王,却在晚年面临着重大危机.......

在古罗马帝国时期,当大将在战场上获取胜利,步入凯旋门时,在两边群众如潮的欢呼声中,按照惯例会有一位仆人提醒主帅说:“这一切仅仅是过眼云烟。”不仅是战场的胜利,世间财富也一样都是过眼云烟。

富贵虽乐但一切无常

如今的舆论宣传往往喜欢呼应人们内心的美好愿望,成功的事件总是渲染得多一些,而失败亏损的事例则讲得少一些,久而久之,人们就会觉得财富和权利是一件可以持久的事物。人们往往满足拥有财富时所带来的快乐,期盼富贵永久,不但自己要一生拥有,而且要传予子孙后代,可惜的是世间的事物都是以无常为本性,世上哪有恒常不变的东西?

这一点从富豪排行榜就可以窥见一斑,几年前的富豪可能数年后就销声匿迹,过去在商业圈、金融界炙手可热的人物,有可能变得一贫如洗,甚至沦为阶下囚。

财富无常,因缘聚集的时候,可以把人推上高峰,因缘不具时,也可以将人推到谷底。